热门推荐

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强省建?/h1>

    日期?018-01-09 15:32:01     来源?a href='http://scjjrb.newssc.org/html/2014-10/31/node_1182.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AAA'>四川经济日报     在线浏览次数?span id="hits">?

  贯彻落实《中国制?025?/span>

  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强省建?nbsp;

  ?四川省经信委重大装备与机械处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制造强省的重中之重?017年,省经信委重大装备与机械处为贯彻落实《中国制?025》和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强省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十三?rdquo;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指南》《四川省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航空与燃机产?017年推进方案》《四川省轨道交通产?017年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动全省装备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全年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总产值突?840亿元,同比增?%?/span>
 
  2017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840?/span>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动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span>
 
  大力发展航空与燃机产业,全年航空与燃机总产值(不含物流运输业)达到460亿元,同比增?5%。进一步深化与中国航发、东方电气合作,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研制能力,支持中国航发四川涡轮院研发总部项目启动建设,支持东?万千瓦重型燃机完成各项试验。大力组织实施民用大飞机配套合作,推?ldquo;四川?rdquo;大飞机机头、航电系统助力国产大型客机C919、大型水陆两用飞机AG600首飞成功;支持ARJ21-700新支线飞机示范运营,安全运送旅客累计达3万余人次,成功举?017中国民机产业论坛。大力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聚焦建设无人机产业高地,推动翼?型、云影高端无人机研制成功,并获得海外订单;推动朗星、腾盾等一批民营企业研制的大型运输无人机成功首飞;推动中捷合作D6通用飞机研制项目在自贡启动;成功举办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span>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全年轨道交通总产值(不含物流运输业)超过1450亿元,增?5%。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加快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新都区)、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新津县)、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金牛区)、广安比亚迪云轨生产基地(经开区)、中铁建重工西南产业园(内江隆昌)、眉山机械产业园(东坡区)等园区建设步伐;推动宜宾市四川轨道生产基地启动建设。聚焦新制式轨道交通,推动中德合作先进中低速磁悬浮系统项目成功落地新津;推动双流空轨试验线建设完工;加快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步伐;推动广安云轨示范线、都江堰M-TR有轨电车旅游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推?ldquo;四川?rdquo;地铁车辆、现代有轨电车、空铁列车、云轨车辆、铁路重载货车形成产业化条件;引进新誉、时代电气、阿尔斯通等近百家国内外知名的轨道交通配套企业落户四川?/span>
 
  推动核电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发展。支?ldquo;华龙一?rdquo;三代核电CF3燃料组件、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等重大关键大部件研制生产,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应用,CAP14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主管道成功验收。推动东方电气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关键设备成功研制,助力我国成为世界核聚变行业领跑者。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成功获批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span>
 
  实施智能制造,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span>
 
  ?ldquo;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rdquo;推进智能制造的整体思路为引领,加强政策引导、弥补主要短板、实施试点示范、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转化军用技术成果,积极帮助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重大项目,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截至2017年底,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45.2%,两项重要指标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立了2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为制造业各领域转型升级提供一批样板和参考,其中雅化、中石油普光?家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称号,长虹模塑?家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52亿元支持。以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为重要投资内容的制造业完成投资4800亿元以上,占工业投资比重?6%;已建和在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超过200个,总投资超?50亿元?/span>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span>
 
  围绕核技术应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基础工艺等领域,针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重大共性技术需求,依托省内高校、在川中央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等科技资源,推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组建四川核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组建四川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东方电气集团等单位组建四川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四川工程技术学院等单位组建四川省模锻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span>
 
  实施首台套组合拳政策,提高省产装备市场占有率?/span>
 
  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管理办法》,对企业投保我省认定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按实际投保年度保费?0%且实际投保费率不超过3%的费率上限给予补助,对企业获得中央财政补助的首台套投保产品再给予核定保费10%的补助,并逐步形成了包括认定、保险补偿、市场推广、运用奖励、政府采购、优先融资为一体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ldquo;组合?rdquo;支持政策。截?017年底,我省共认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11个,国家和省级财政保险补?8965.6万元,研制与推广运用奖励7971.5万元,拉动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超?48亿元,实现利?0余亿元,提升了我省装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span>
 
  2018年力争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340?/span>
 
  2018年,重大装备与机械处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以建设先进制造强省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及产业化,积极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大力推动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高效清洁发电及新能源装备、核技术应用两大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打造航空航天、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及工程机械等国家级装备制造业集群,力争全年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总产值突?340亿元,同比增?.5%以上,已建和在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超过300个,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产业总产值同比增?5%以上。重点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研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军民融合工程,引导和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span>
(刘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