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项重点任务”,全面建设一流现代化市辖?mdash;—
广元利州:县级经济奋楫划向省“三十?rdquo;
新时代蕴含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span>
“必须抓好‘持续用力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推动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位挺进全省三十强’三项重点任务,全面建设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rdquo;刚刚闭幕的广元市利州区委八届五次全会,如春雷激荡、似战鼓催征,激励着全区上下豪情满怀、抢抓机遇、奋勇前行?/span>
棋落关键处,抢得制高点。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利州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也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综合实力一流现代化市辖区,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同类山区市辖区前列?/span>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
擘画全面小康新篇?/span>
挂灯笼、贴对联、迎新春……年关将至,白朝乡观音?组安置点年味渐浓。建档立卡贫困户杨青国正忙着将刚熏好的腊肉整齐悬挂在屋梁上?ldquo;搬新家、摘穷帽、迎新年,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我将进一步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争取早日奔小康?rdquo;望着新搬入的?ldquo;洋楼”、憧憬起今后的生活,感动和喜悦像一杯醇香的红茶,令杨青国心里备感温暖和灿烂?/span>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是一脉温润人心的旋律?/span>
2017年,为保证脱贫摘帽这场新时代第一?ldquo;赶?rdquo;精彩交卷,该区上下坚持昼夜兼程,精准“绣花”,接续发起春季攻势、夏季会战、秋季决战和百日攻坚?5个贫困村高水平退出,17883名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顺利通过省级“摘帽”验收,书写了利州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篇章?/span>
脱贫“摘帽”战得精彩,小康路上步履铿锵?/span>
着眼新的目标任务,利州将保持帮扶力量、帮扶政策、帮扶责?ldquo;三个不变”,结合乡村振兴,精耕细作、克难攻坚,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剩余的4个村退出?0?35人脱贫基础上,统筹抓好已脱贫群众的巩固提升和非贫困村、临界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让55万利州人民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同步全面小康?/span>
建设康养旅游名市“核心?rdquo;
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元旦前夕,一场瑞雪,将白朝乡月坝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美不胜收的冰雪盛景吸引区内外游客纷至沓来?ldquo;节日期间,全?0余家精品民宿家家客满?rdquo;村支书吴光成介绍说,乡村旅游正成为大家致富奔康的新引擎,月坝一定把握机遇,加快振兴?/span>
“堂前月下,洞天福地,川北泉水第一古村”——月坝特色小镇的成功打造,不仅为利州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山区特色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使利州乡村振兴实现率先破局,也愈加坚定了利州发展全域旅游、建成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路径自信?/span>
力争?020年,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总收入达?30亿元以上,康养旅游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上……如何确保这一组组数字变为现实?利州路径明晰?/span>
厚植产业基础——加快形成养老服务、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体育运动、医疗服务五大生态康养核心产业体系,推动绿色森林、温泉、高山湿地、田园乡村等中高端生态康养资源向中高端生态康养产品转化?/span>
强化全域旅游带动——大力提升景区景点建设,建成天曌山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实施“旅游+”计划,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span>
扩大核心区影响力——大力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和特色产品、美食开发,推进设施和服务智慧化智能化,强化高铁时代背景下的宣传营销,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生态康养转变?/span>
……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奋力挺进全省“三十?rdquo;
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在推动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位挺进全省三十强的征程上,利州?ldquo;?rdquo;字当头,高位求进?/span>
2017?2?2日,利州2017年第四季度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个,总投?4.11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1个,总投?.02亿元;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09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1个,总投?亿元?/span>
2018??日,利州区举行承接成都产业转移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个,总投?1.6亿元。其中,签约承接成都产业转移项目15个,签约资金22.2亿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span>
面对高铁时代带来的区位协同发展新格局,利州区正坚决贯彻市?ldquo;三个一、三个三”的兴广战略,以经济建?ldquo;三大主战?rdquo;和产业倍增、内外互促、城乡共进、多重引?ldquo;四大强区行动”为重要引擎,保持追的定力、赶的状态,有效承接成都、西安产业转移,进一步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加快建设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span>
(任开?四川经济日报记?侯东?/span>
(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