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建新村“绿色银行”生?茶农致富奔康

    日期?018-01-19 09:38:18     来源?a href='http://www.lsrbs.net/' target='_blank' style='color:#AAA'>乐山日报     在线浏览次数?span id="hits">?

\

  成片的茶?/div>
 
  ?记? 兰蓝  ??/div>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全国共有300个村镇入选,我市夹江县三洞镇建新村因茶产业突出、助农增收显著而榜上有名。茶产业构筑?ldquo;绿色银行”,让茶叶走出去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div>
 
  1?6日,记者来到建新村,走进茶园,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恰逢晴天,翠绿的茶树丛中,阳光洒下来铺开道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薄薄的金色?/div>
 
  据了解,上世?0年代,建新村村民开始自发种植茶叶,到上世纪90年代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村茶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ldquo;村里人大多不出去打工,一直都在家里种茶叶,经验丰富?rdquo;建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庆国告诉记者,“全村现有标准化茶?500亩,90%以上的农户从事茶叶生产,种茶所得收入占家庭收入?0%,年人均收入可?2000元?rdquo;
 
  种植茶叶 村民有了“绿色银行”
 
  建新?组村民黄志君,从2010年开始种植茶叶,如今他家的茶叶种植面积达10亩左右,品种有老川茶、福?号等?ldquo;原来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效益低。种茶就不一样了,每年的收入有五六万元?rdquo; 黄志君告诉记者,现在除了每年春茶需要人工采摘外,夏茶和秋茶都是机采,省时省力,成本降低了,利润也更多了?ldquo;我会一直坚持种茶叶,慢慢改进品种,多学习新技术,提高茶叶品质?rdquo;
 
  据了解,2011年,三洞镇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改良品种,实现茶叶种植的绿色化、标准化和现代化?013年以来,夹江县农业部门与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为建新村茶叶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深入茶园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讲解茶叶修剪和施肥用肥技术,争取项目资金,使建新村茶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如今,该村已形?ldquo;公司+合作?农户”的茶叶发展模式,着力培育茶叶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打造茶叶品牌,不断提升茶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div>
 
  建新村千里云茶业负责人周洪伟告诉记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发现,要想产品卖得好,必须牢牢把握质量,产品的质量才是灵魂。过去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改进,唯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站稳脚跟,打响品牌?rdquo;据悉,千里云茶业年加工茗?0吨、炒青茶500吨,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企业获准使用“峨眉山茶”这一区域茶叶品牌。公司生产的“千里云竹”?ldquo;千里云螺”系列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并多次获得中国茶?ldquo;亚太茶茗”国际金奖?/div>
 
  种养循环 做大做强茶产?/div>
 
  “虽然建新村的茶叶种植已持续多年,但以前由于道路不通等原因,制约了产业发展。在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下,2011年至今,村里已改造道?0公里,如今鲜叶从茶园运到市场只需?0分钟时间?rdquo;建新村村主任宋赵明告诉记者,“不仅村里的道路得到改善,同时我们还修建了100口蓄水池?座浇灌机井,解决茶叶灌溉问题?rdquo;
 
  三洞镇党委书记李独超介绍?ldquo;目前,建新村茶叶种植已初具规模,如何在稳定中不断提升、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镇上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推广机采、统防(无人机喷洒)示范试点工作,解决好劳动力不足问题;继续改良茶叶品种,推广有机肥使用,打造有机、绿色茶叶?rdquo;李独超说,建新村正在建设占地300亩的生猪养殖基地,准备逐步利用牲畜粪便增施有机肥,实现种养循环的可持续绿色化发展模式?/div>
 
  李独超表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是国家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推动一村一品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对打造特色品牌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建新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不仅坚定了大家的信心,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更进一步打响了本土茶叶品牌?ldquo;下一步,建新村还将把茶、果、林产业适度结合,积极探索茶叶观光旅游的发展道路,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充实建新村的“绿色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助推茶农致富奔小康?rdquo;

(江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