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奋楫勇进在中?/h1>

    日期?018-01-11 14:12:53     来源?a href='http://scjjrb.newssc.org/html/2014-10/31/node_1182.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AAA'>四川经济日报     在线浏览次数?span id="hits">?

  奋楫勇进在中?nbsp;

  ——全面创新改革的四川答?/span>
 
  四川经济日报记?张萍
 
  舟至中流,奋楫勇进?/span>
 
  2017年是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第二年,完?ldquo;三年试验突破”的目标任务行程已过半?/span>
 
  回望全面创新改革的四?ldquo;上半?rdquo;,时间的刻度镌刻下奋进的足迹——
 
  两年多来,作为西部唯一一个省?ldquo;全创?rdquo;,四川按照中央要求,以敢于担当的胸怀,勇闯改?ldquo;深水?rdquo;,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引领四川发展?ldquo;一号工?rdquo;,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升级?/span>
 
  从成都到绵阳,从攀西河谷到川中腹地,在48.6万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上,无数个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汇聚成四川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见证着四川践行看齐意识的生动实践。两年时间,探索“全面创新改革”,四川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完成改革阶段目标任务,走在全国前列;确保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在四川全面承接、及时落地,走在全国前列;攻坚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建立狠抓改革落实工作机制,走在全国前列?/span>
 
  保持一份定?/span>
 
  “一号工?rdquo;总揽全局
 
  引领四川跨越发展
 
  上月中旬,总投资近10亿元,我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ldquo;十二?rdquo;规划布局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 项目在成都正式开工奠基?/span>
 
  同一时间,距离成都以西几百公里外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海子山,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项目进入集中建设期,项目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年?/span>
 
  两个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折射出同一个现?mdash;—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创新平台,提升竞争力,四川正不断加码?/span>
 
  “重大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四川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rdquo;省全创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这一数字全国领先?/span>
 
  “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创新人才三个支?rdquo;“发展和壮大一批国家实验室在川布局或参与建?rdquo;,这是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部署——?ldquo;深度”?ldquo;广度”上寻求突破,全面创新改革的四川方向和路径更加明晰?/span>
 
  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转型发展的“一号工?rdquo;,这?015年四川承担中央《总体方案》任务,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后,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时至今日,改革已进入关键之年,“四川?rdquo;改革大船始终保持一份战略定力,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向深水区挺进?/span>
 
  两年多来,四川对?ldquo;9张清?rdquo;挂图作战,一项改革一项改革去推动,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对接,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去搭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落实,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span>
 
  过去一年,四川发力源头供给,优化高新技术的战略布局。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四川启动实施了信息安全与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与医药等重大科技专项。截至目前,已启?83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入财政科技经费9亿元,引导社会投?4.5亿元?/span>
 
  过去一年,四川发力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战略支撑。去年我省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达到7个,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已建成科技创新平台?300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0个?/span>
 
  根据科技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去年四川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同比上升1位,至第11位,?0年来最高排名?/span>
 
  “一号工?rdquo;激荡的澎湃动力,正向其他领域渗透辐射。截至目前,四川系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已梳理储备可推广经验60多条,中央首批拟在全国推广的18条经验中,四川提供的多达8条?/span>
 
  贯穿一条主?/span>
 
  以问题为导向
 
  全面创新改革向纵深推?/span>
 
  去年11月,“华龙一?rdquo;核能汽轮发电机在川研制成功。此后一个月,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站启动厂址适应性阶段地质勘探工作,项目开发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该项目将采用中国三代核电技?ldquo;华龙一?rdquo;,这也标志着我国自主核电技术首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span>
 
  “首次”标签的背后,?ldquo;四川?rdquo;实力的体现,也是四川“全面创新改革”战略驱动的结果?/span>
 
  统计显示,去年前11月,全省专利授权?万件?ldquo;抑制血管新生的融合蛋白质及其用?rdquo;?2项专利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大容量超临界锅炉、纳米膜层新材料、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span>
 
  过去一年来,四川全力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ldquo;9张清?rdquo;落实,在破解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瓶颈”方面成绩斐然?/span>
 
  但试点经验的取得,更多依靠试点单位和地区先行先试。对四川而言,点位突破,如何推广转化为全局的改革红利?
 
  去年来,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屡屡走出成都,参股市州金融服务平台。以投资为纽带,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之一——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也由此在市州落地生根?/span>
 
  业界专家对此评价认为,这将极大地帮助当地撬动市场力量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span>
 
  高投盈创动力的尝试是四川以问题为导向,纵深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一个生动注脚?/span>
 
  向纵深推进,向外延扩展。在国家确定的成(都)德(阳)绵(阳)地区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四川自加压力,将试验范围拓展到天府新区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同时各市州积极对接成德绵先行先试的经验和做法,形成“3+2+N”的试验布局?/span>
 
  ?ldquo;?rdquo;?ldquo;?rdquo;,改革试点的“星火”,迅速在全省形成“燎原之势”。去年我省首批筛选出21条比较成熟的创新改革举措,带动全省逐步进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span>
 
  进一步破除制约全社会创新潜能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藩篱,以问题为导向,相关改革加速向纵深推进——
 
  去年以来,四川对“9张清?rdquo;进行了动态调整完善,已完成的任务及时清理,补充新鲜血液;不适宜继续试点的,及时终止?/span>
 
  在此基础上,四川围绕军民融合等重点任务继续大胆探索:全国首家军民融合科技支行在绵阳诞生;
 
  天府股权交易中心开设军民融合特色板块;全国首个专利、商标、版?ldquo;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构宣告成立;
 
  ……
 
  截至目前,国家授?0项改革任务已完成15项,9项取得重大进展?/span>
 
  从城镇到农村,从工业到服务业,从投融资体制到对外开放,从政府自身改革到文化体制……创新改革,成为蜀中大地最铿锵、最密集的前进鼓点?/span>
 
  确立一种态势
 
  创新驱动
  
  激扬四川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mdash;—
 
  2017年前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1个大类行业中?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我省新产业新项目新产品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50%?/span>
 
  数据的背后,彰显的是四川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最直观地反映出“?rdquo;“?rdquo;动能加快转换?/span>
 
  创新驱动,正激扬四川迈步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span>
 
  加速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017年前11月,我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00亿元,同比增?5.5%,已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势头。食品饮料、油气化工等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span>
 
  加速带动新经济新业态形成。去年以来,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和智造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格罗方德晶圆制造基地、紫光IC国际城、京东方6代线等一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span>
 
  全面创新改革两年来,四川形成?ldquo;省委深改组统筹决策、专项小组分块抓总、牵头部门主责实施、参与部门各尽其责、改革办协调督促”的改革工作总体格局,为2020年如期完成改革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工作保障。去?2月,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将从更高层面推动四川军民融合发展?/span>
 
  压实地方和部门两个主体责任,建立?ldquo;清单?rdquo;精准督查制度,将各市州和省直部门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改革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基本建立?/span>
 
  “一分部署、九分落?rdquo;。四川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提升?/span>
 
  ——以产权多元化改革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产权多元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企业内?ldquo;三项制度”改革、国企重组整合脱困等取得明显成效?/span>
 
  ——以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为核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支持众创空间税收优惠政策等经验在全国推广?/span>
 
  ——加大“放管?rdquo;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目前四川已成为全国省级设立收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的省份之一,商事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span>
 
  ——坚持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农业农村改革创造全国经验?/span>
 
  ——以增加群众获得感为改革目的,着力抓好民生事业改革,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难题,惠及千百万群众。分级诊疗制等受到国务院肯定,并在全国推广?/span>
 
  ——以美丽四川建设为载体,提速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启动实施绿化全川行动,投?24亿元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ldquo;三大战役”?/span>
 
  一大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崛起:电子信息加快迈进万亿级;轨道交通、生物医药、航空与燃机等新型产业向千亿级靠近;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span>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span>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span>
 
  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018年全面创新改革作出部署: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rdquo;,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创新人才三个支撑?/span>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span>
 
  实现“两个跨越”,向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四川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闯关夺隘,锐意进取,勇立潮头,砥砺向前?/span>
(刘莉)

相关阅读